中乍农业合作成果显著乍得华人有望吃上本地种植的“中国大米”

lwihda Info | Par Ernest Oumar - 19 Novembre 2025

随着中国第八期援乍农业技术合作项目在乍得邦戈尔持续推进,当地水稻种植迎来历史性突破。项目示范田近日实现高产丰收,这意味着生活在乍得的华侨华人未来有望在当地就能吃上以中国技术和品种种植的优质大米。

2025年11月15日,项目在马约凯比东省首府邦戈尔举行年度水稻丰收庆祝活动。示范与试验田在中国技术团队的精心管理下正式开镰,收割机轰鸣、稻谷满载而归,呈现出一派繁忙而喜悦的丰收景象。

省农业代表菲利普·巴拉姆西亚、国家农村发展支援署(ANA DER)西南分局局长古尔纳·塞缪尔、古尔蒙-巴斯村村长库纳·阿卜杜拉耶等当地官员,与中国农业专家共同见证了丰收时刻,并对今年的示范和试验成果表达高度认可。

项目组组长何乔生介绍,今年最令人鼓舞的成果,是示范品种“粤农丝苗”平均产量达到每公顷9吨,刷新了当地水稻生产纪录。他表示,这一成果充分证明了中国优质水稻品种及高产栽培技术在乍得的适应性和高效性,凸显了中乍农业技术合作的巨大潜力。

高产稳定的水稻生产不仅有望提升乍得整体粮食安全,也使在乍华侨华人受益。随着种植规模逐步扩大,当地市场有望出现由中国技术团队指导、使用中国品种生产的大米,让在乍得工作的华人能够吃到口味更熟悉、更稳定、更安全的“中国大米”。

同时,项目团队展示的水稻机械化插秧和直播技术,大幅提升了种植效率和标准化水平,为乍得水稻生产现代化提供了示范路径。今年项目重点推进品种对比试验、杂交水稻试验及推广等研发与示范工作,并取得明显进展。

随着中乍农业合作不断深化,越来越多本地化“中国产”稻米将成为现实,为乍得民众与在当地的华侨华人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

AuTchad人在乍得,乍得华人第一网站!